軍轉攝影家戴汝強向《紅色印記》管委會捐送遵義老兵聯(lián)合繪制大型畫冊之一
【文化公益網陽光柔劍遵義報道】
【遵義訊:文化公益網陽光柔劍報道】為了慶祝遵義會議勝利召開83周年,遵義戰(zhàn)友們用集體智慧和深情濃意,精心制作了一部紙質畫冊和一部電子畫冊。2017年12月12日,北京中國文化榜樣大使紫秋女士收到了由遵義軍旅攝影家戴汝強向CCTV《紅色印記》文化項目捐贈的題為《十年亮劍南疆?圣地遵義》的大型畫冊。
遵義位于貴州省北部,黔川渝三省市結合部中心城市,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7年11月,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另有別名:紅色圣地?醉美遵義。特別是在1935年中國共產黨在遵義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成為黨的生死攸關的轉折點,而后被稱為“轉折之城,會議之都"。
遵義會議是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的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這次會議是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王明“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挽救紅軍和中國革命的危機而召開的。
遵義會議全力糾正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左”傾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選取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軍事最高指揮權。
遵義會議的歷史意義: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tǒng)治,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的運動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的政策問題,妥善處理了黨內長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這次會議在及其危急關頭,挽救了黨和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遵義老首長、老戰(zhàn)士不忘初心跟黨走,舉旗向前戰(zhàn)小康,多次舉行戰(zhàn)友聚會,傳遞信息,相互鼓勵,積極向政府建言獻策,并且身體力行,向社會宣講長征精神,遵義會議重大意義,動員周圍群眾天團結一心,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同時,許多老戰(zhàn)友還向貧苦地區(qū)和失學兒童捐錢捐物,堅持社會公益。特別是2017年97歲高齡的老紅軍李光老人更值得宣揚,他14歲參加紅軍,18歲加入中國共產黨。自離休以來的30多年間,將自己的大部分工資用來資助貧困學生,結合自己親身經歷,在革命紀念遺址堅持為青少年義務宣講革命傳統(tǒng)20多年,達1000余場,受教育人數10余萬人。近日,老紅軍李光在紅花崗區(qū)海龍鎮(zhèn)中心小學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并向紅花崗區(qū)7所學校的60名家庭困難學生,捐贈5萬余元的助學金。從2010年以來,老人每年向貧困學生捐款都超過兩萬元。
這部大型畫冊是由原步兵第93團老領導游家倫、吳德松、張春貴、劉洪應同志策劃,戴汝強、楊洪武、劉洪應同志攝影,楊洪武、吳德松、張春貴同志撰稿,戴汝強同志主編的【長征精神榮耀軍旅畫冊】,既是為了慶祝遵義會議勝利召開83周年特別獻禮,也是為建軍90周年,建團80周年特別制作。畫冊由該團退役的遵義和其他省市部分戰(zhàn)友提供素材、供稿協(xié)助而共同完成。畫冊特邀原省軍區(qū)參謀長王武強少將作序。
畫冊共分八個篇章:遵義會議會址、茍壩會議、三渡赤水茅臺鎮(zhèn)、四渡赤水出奇兵、婁山關大捷戰(zhàn)斗遺址、93團輝煌八十載、對越作戰(zhàn)英雄篇、老部隊退役的部分老領導和戰(zhàn)友名錄。畫冊不僅有老紅軍銳氣不減的英雄形象,也有久經沙場的共和國將軍,也有浴血奮戰(zhàn)而后生的戰(zhàn)斗英雄,還有從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上回到地方后勵志創(chuàng)業(yè),做出較大貢獻的先進英模,更多的是退役后默默無聞工作在各行各業(yè)的老戰(zhàn)友,他們用自己堅信黨的領導,發(fā)揚軍隊光榮的信條,任勞任怨,勤奮耕耘,為國家、為社會、為家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畫冊以豐富的歷史資料和圖片,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勇往直前,戰(zhàn)無不勝的英雄氣概和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這一人類偉大創(chuàng)舉的歷史畫卷,以及謳歌了1979、1984年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作戰(zhàn)中,官兵團結,英勇善戰(zhàn),不怕犧牲,敢打必勝的頑強精神,不僅體現(xiàn)紅軍時期,解放時期弘揚長征精神的深邃價值,同時展示了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人民軍隊的嶄新風貌,具有深遠的現(xiàn)實教育意義。
畫冊中選用了近500幅圖片,大部分都是主編戴汝強同志和戰(zhàn)友拍攝的。畫冊多側面地表現(xiàn)了該團誕生于中原大地抗日烽火戰(zhàn)場,在解放戰(zhàn)爭中轉戰(zhàn)南北,解放后又經歷了十年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洗禮,鍛造成一支屢建奇功的英雄部隊的真實經歷;展示了英雄團隊的戰(zhàn)友們胸懷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前仆后繼,沖鋒陷陣的動人畫卷和感人故事。真是歷歷在目,驚心動魄,可歌可泣,激人奮進。在宣傳、歌頌紅軍戰(zhàn)士高尚的情操、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同時,又報道了近期老紅軍宣講十九大精神,老領導、老戰(zhàn)友重走長征路,瞻仰烈士陵園,不忘初心,退伍不褪色的鮮活事跡——一幅幅活躍在軍內外漫長歲月的老照片,更讓許多前塵往事已化作潺潺泉水般的永恒記憶。
畫冊主編戴汝強同志在部隊政治處是我的老股長,后來任某團任政治處主任,離開部隊后,在貴州習水縣武裝部擔任政委,現(xiàn)退休后在軍隊干休所休養(yǎng)。戴政委不僅寫過好多戰(zhàn)地報道,激人奮進,而且攝影天賦極高,曾經拍攝過大量戰(zhàn)地照片,并有許多作品在全國獲獎,為軍隊文化建設做出過突出貢獻。至今,依然寶刀不老,銳意進取。他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對老團隊、老首長、老戰(zhàn)友兄弟們的深情懷念,年近七十歲的他,不顧疲勞,加班加點,耗費幾個月時間精心編制了這本紙質畫冊和一部電子畫冊。
2017年11月12日,三十多年沒見面的原某團政治處戴汝強股長打來電話,在驚喜之余,他傳來一張1979年2月28日前后,楊洪武股長陪同新華社和解放軍報社兩位記者在前線為九連“火線入黨宣誓”拍攝的珍貴照片,打算編輯一套體現(xiàn)“團隊堅定黨的信念,為國爭光光榮英雄氣概”的畫冊集,約我以此為題寫一首詩歌作為圖畫配詩。雖然一時受寵若驚,但看到這張照片,我更是十分感動,仿佛又回到那個硝煙彌漫的戰(zhàn)爭的年代,便欣然動筆,風生水起;墨情曼舞,詩雨激揚;一瀉千里,淚染成章。一首近百行的詩歌《【血染青春】火線入黨——永久的信仰》被收錄在畫冊上。
經過幾個月的艱辛編排,畫冊終于印發(fā)了。戴政委又將畫冊捐贈給CCTV《紅色印記》文化項目。同時,為了更好地反應遵義會議的歷史面貌和遵義戰(zhàn)友們歷經硝煙彌漫,浴血奮戰(zhàn),保家衛(wèi)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各階段歷史面貌,他又對畫冊進行的大量補充、修改與完善,形成了一部嶄新的電子版畫冊,并將這部電子版畫冊全部贈送給《紅色印記》編委會。這兩部畫冊,為CCTV《紅色印記》文化項目的啟動和叢書征集、編撰,將起到重要的參考作用。值此,我代表《紅色印記》叢書編委會對戴汝強政委及參與編輯的老首長、老戰(zhàn)友表示真摯的感謝!希望在今后《紅色印記》文化項目的開展中得到遵義以及全國軍隊在職和退役老領導、老戰(zhàn)友們的更多關注與支持。讓我們共同努力,為了宣揚長征精神,不忘光輝歷史,堅定信心跟黨走,高舉紅旗邁大步,激發(fā)更大的熱情參與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建設 ,支援保衛(wèi)祖國安全的偉大戰(zhàn)斗,努力為祖國安全和人民幸福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報道/陽光柔劍,圖片/戴汝強)
?。?018年 元旦寫于青島,陽光柔劍)
【作者簡介】褚化冰,筆名:陽光柔劍,籍貫:山東鄆城,中共黨員,軍旅作家,當代詩人,文學圖書出版人,兩次榮獲第一屆、第三屆“’中華情’全國詩歌散文聯(lián)賽”金獎殊榮。1984年“者陰山穿插一等功臣營”指揮員之一。1987年12月從中越前線某部轉業(yè)后供職于山東省菏澤市政府機關,退休后常駐青島?,F(xiàn)為菏澤市青年作家協(xié)會副 ,“中華散文網”創(chuàng)作委員會副 ,“中華散文網”特約編審;中國文化義工聯(lián)合會管理顧問、編委會主任, CCTV《紅色印記》文化項目系列叢書主編,《詩中國》詩刊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