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職場新人的3個求職面試建議
做好求職面試前的心理建設
很多剛畢業(yè)的大學生,身體雖然走出校園,但心還在象牙塔,對自身能力、工作崗位需要等方面缺乏客觀判斷,容易在心理上走極端,從而影響求職面試中的發(fā)揮。
有些人倚恃自己出身名校,所以對這個企業(yè)看不上,對那個工作瞧不起,沒有雙休不考慮,非名企不考慮......有這樣的心態(tài),在面試中就很容易表現(xiàn)得傲慢,甚至會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殊不知,學習了很多知識并不見得就有為組織創(chuàng)造價值的能力,而且職場中,名校畢業(yè)、眼高手低、失誤頻頻的人不在少數(shù)。所以,傲慢自大的人常常讓面試官非常反感。
還有一些人恰恰相反,他們過于低估自己,認為自己在學校學習的知識沒有什么用,或者認為自己缺乏相關工作經(jīng)驗,不會得到面試官的欣賞,因而不敢追求更好的工作,面對考官時也總是唯唯諾諾。有這樣心態(tài)的人,在面試中容易表現(xiàn)得缺乏自信,讓自己的缺點暴露無遺,會給面試官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良好的心態(tài)是成功的一半,很多求職者面試失敗都與其自身心態(tài)不好有關。作為職場新人,應該做好求職面試前的心理建設。一方面,要深入分析自己的知識儲備和能力范圍,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明確自己的優(yōu)勢和缺點;另一方面,要對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有深入思考,選擇行業(yè)前景良好且自己感興趣的職業(yè)和崗位。這樣才能在面試中充滿激情,發(fā)揮出自己最大的潛力。
保持良好的職業(yè)形象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要接觸、結交一些以前不曾相識的人。對于能否與他深交,能否將交往保持下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第一次見面時的“印象”?!斑@個人挺不錯”,“這個人太做作”,“這個人太淺薄”,這種憑第一印象的判斷,左右著我們對他今后的態(tài)度。
心理學中認為,人際交往中雙方的第一印象對未來進一步交往影響很大,這種效應又被稱為“首因效應”。美國外部形象研究院研究表示,初次見面中外部形象在整體印象中的重要性占到了55%。
當然,在以后的長時間交往中,發(fā)現(xiàn)“第一印象”與其本人相去甚遠的情況也有,但憑“第一印象”做出的判斷被以后的事實所證明的情況,竟是驚人地多。故而人們對“第一印象”是異常重視的。在求職面試時更是如此。
楊瀾曾說:形象永遠走在能力前面。
她曾在一次面試中因為穿著打扮不當被面試官當場否定,于是心情非常低落,非常消沉。第二天,她披頭散發(fā)地去了一家咖啡館,想平復一下心情。當時坐在她對面的是一位老太太,老太太穿著非常優(yōu)雅、精致,她在離開咖啡館前遞給楊瀾一張便簽紙,上面寫著一行非常漂亮的英文:作為女人,你必須精致,這是女人的尊嚴。
楊瀾曾一直認為只要專業(yè)好、能力強就可以在職場無所畏懼,這次經(jīng)歷卻讓她深深地明白了形象的重要性,從此,楊瀾出現(xiàn)在公眾場合總是衣著整潔,光鮮亮麗。
所以求職面試時的服裝應該比其他場合更留意一些。面試是一種“正式”場合,應當穿著適合這一場合的衣服。男生:熨燙平整的商務西裝,配上純色的襯衣,打領帶;黑色或褐色的皮鞋配以深色棉襪。女生:連衣裙,長簡絲襪,西服裙內(nèi)著深色襯衣,可以凸顯女性獨有的美,但不能穿著暴露。
注意面試時的言談舉止
除了外部形象,面試官還會通過觀察求職者的言談舉止等方面的細節(jié),來判斷求職者是否符合組織的要求,因為今日之言談舉止,將是明日在公司之表現(xiàn)。
第一,言談。
誠實,應是所有求職者說話時牢記的第一準則,你絕不能在面試過程中欺騙考官。但誠實并不意味著你要把所有的一切都和盤托出,你要知道那些能說,哪些不能說。例如,一些無傷大雅的個人缺點你可以說出來,這樣反倒顯得你比較真實。但有些事就不能說,比如,關于離職原因的問題,即使你離職確實是因為領導不好、同事排擠,你在面試中也不能說出來,因為這會讓面試官覺得你是在推卸責任。同時,和工作沒有太多關系的事情可以不提,例如,你的家庭、情感、夢想等,如果不是面試官提問,盡量不要主動談論,否則可能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第二,舉止。
面試時的行為也是需要格外關注的部分。面試官對你行為的考察從你推開面試室的那一刻就開始了。比如,在你進入面試室前,應輕叩房門兩下,待得到考官的應允方可入室。入室后,應背對考官,將房門輕帶上,然后緩慢轉身面對考官。入室莽撞、粗魯將被認為“教養(yǎng)”不足。在坐姿方面,應做到背部挺直、坐姿端正。彎腰駝背、雙手插在褲袋,會被認作舉止猥瑣、散漫成癖。故應努力抬手挺胸。落座后,要兩膝并攏,將手放在膝頭(女性)。背部彎曲、全身癱坐于椅上、兩腿交叉抬起、左右上下晃動(顛腿),則面試落選的可能性會很大。